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看一位电子对抗连下士的逆袭之路
点击次数:2020-02-01 10:44:14【打印】【关闭】
■东部战区某旅电子对抗连下士 俞刚枫
上个月,当我在标兵交流会上讲述完自己的逆袭故事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激动之余,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过往。
2015年,我高考失利,为了圆心中的军校梦,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毅然选择了报名参军。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难。刚入伍那会儿,身高1米73的我,拥有80多公斤的“吨位”,单杠1个拉不上、俯卧撑勉强做12个……新兵班长尽管很头疼,可还是一个劲安慰我,“小俞,年轻,没什么不可能”。在他的鼓励下,我坚持努力3个月后,体重下降了15公斤,新兵连共同课目考核也终于顺利过关。
下连后,我被分到电子对抗连。因为理解能力偏弱,学东西很慢。以信号截获课目为例,别的战友花一天时间就能掌握,我用一周都学不会。“别人能行,我也一定可以!”查资料,几本工具书被翻烂;抄代码,眼睛一盯电脑屏就是一上午;模拟考试,总是把难度系数调到最大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仅赶上了战友的进度,还成为第一批拿到上岗证的新兵。
然而,事情总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入伍第二年,我的考学成绩低于录取线10分;第三年再次发力,结果依然没有成功。眼看军校梦渐行渐远,在我情绪最低落时,新兵班长对我说过的话又浮现在脑海——“小俞,年轻,没什么不可能”。
是的,年轻一切都有可能!错过了军校梦,依然可以追逐军旅梦!我很快重新振作起来,向身边的训练标兵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机遇说来就来。陆军“网电奇兵-2019”比武竞赛通知下达后,我第一个报名参赛。为了突出重围,我每天训练长达18个小时以上,背记波形上千遍。一个月后,我以全旅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比武的入场券。
比武当天,我与其他81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电台操作考核时,设备突然失灵,我立即检查参数,发现一项数据错误,与主台进行沟通后,迅速完成后续操作。信号截获和信号判别课目中,比武细则被临时修改,高低频段随机变换,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上百种信号的声音、波形,我稳住心神,发现、判定、操作一气呵成,最终斩获超短波专业第一名。
前几天,我被评为“2019年度东部战区陆军练兵备战先进个人”,触摸着金灿灿的奖牌,我在心里再一次对自己说:年轻,没什么不可能,努力浇灌,梦想终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