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当道 纸质书如何向其宣战逆风翻盘?
点击次数:2018-08-26 16:36:00【打印】【关闭】
你阅读时的首选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在电子书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样的争论无论对于读者还是出版界,都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在著名网络问答社区“知乎”搜索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话题,对于“电子书籍为什么不完全替代纸质书?”的问题,读者众说纷纭。在汇总219个回答之后发现,读者认为电子书的不足主要包括:黑白屏幕无法观看图片、不方便记笔记和无法深入阅读等。
▲提起电子书阅读器,很多人都会想到Kindle。(图片来自网络)▲提起电子书阅读器,很多人都会想到Kindle。(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这些讨论大多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谈论纸质书与电子书在阅读体验上的差异。可是对于这场变革中的重要参与者——出版社,又该如何为纸质书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呢?
电子书的劲敌们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2018年6月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报道,电子书统计服务平台PubTrack Digital的数据显示:2017年,电子书销量比2016年减少10%。
另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NPD的报告指出,结合旗下纸质书销量和电子书销量,电子书占2017年总销量(纸质书和电子书)的19%,低于2016年的21%。
这些数据显示:人们对于电子书的热情逐渐减少。由此可见,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成为人们阅读的重点,还不能盖棺定论。
纸质书的劲敌只有电子书吗?
▲赖尼尔·赫里岑《最后一本书》摄影作品之一(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赖尼尔·赫里岑《最后一本书》摄影作品之一(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
荷兰有一位摄影师叫赖尼尔·赫里岑,他在2011年开始拍摄名为“最后一本书”的主题项目。他表示:“世界变化得那么快,手捧书本阅读这么美的习惯却在逐渐消失,我决定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据参考文化观察,在英国伦敦地铁里,经常可以见到手捧纸质书阅读的人;但在北京地铁中,还是以低着头玩手机的“低头族”居多。也许“低头族”们也正在手机中阅读电子书籍,但以下的数据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的《2017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已高达152亿元,相比2016年增长26.7%。数字阅读用户已接近4亿,数字阅读作者的数量也达到了784万,相较2016年增长了30.2%。
▲Kindle进入中国五年,《三体》成最畅销中文电子书。(图片来自网络)▲Kindle进入中国五年,《三体》成最畅销中文电子书。(图片来自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均图书阅读数量也在大幅提升,其中电子书达到10.1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期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成年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为4.66本。可见阅读载体的变化是纸质书遇到的第一个“敌人”。
但纸质书在中国还有一大劲敌便是阅读模式的变化。以网络文学、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形式也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模式——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模式更符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拥有短暂的闲暇之时,拿出电子设备随时关注一下最近更新的小说内容或者新闻资讯,这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就此而言,似乎纸质书所代表的阅读模式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正在慢慢失去使用场景。
当然,即使具备足够恰当的使用场景,纸质书还面临一大“敌人”——虚假的阅读需求。
天津滨海图书馆被媒体称为“最美图书馆”,而实际上,偌大的图书馆中,基本上找不到实体书,大多数都是“假书”,甚至是贴纸。搜索杭州“钟书阁”书屋的评论,有很多评价都是“嘈杂”、“大多数都是来摆拍的”。
▲天津滨海图书馆(东方IC)▲天津滨海图书馆(东方IC)
《新周刊》在“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当月做了这样一份报道:《假装在读书:知识传销时代的二手阅读批评》。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发现,有很多朋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打卡”阅读过的书目。知识付费的贩卖者开始把一本书划分为无数个小部分,帮助读者碎片化阅读。对一些读者来说,“让别人知道我读书了”比“我真正获取知识”来说更为重要。书本被装进精美包装过的华丽药丸,让碎片化变为粉末化,失去了许多阅读的价值和乐趣。
“阅读”和“假装阅读”之间的鸿沟正表明了纸质书的用户需求也在变化。
纸质书在中国还有一个欢喜冤家——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目前采用的形式是连载形式,开始连载的时候是免费提供的,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在连载的中途采用付费的形式。通俗地讲,就是开始让读者免费看,等他们对剧情开始欲罢不能,转成收费模式。拥有求知欲的大部分读者都会选择付费。
到了连载完结以后,有很多网络小说都会结集出版成纸质图书。在漫长的连载过程中,读者与小说已经形成了非常亲密的体验关系。很多读者都会选择购买纸质书,一方面想着从头到尾再读一遍,不用焦心向作者“催更”的满足感;一个是作为对心爱之物的拥有感和归属感。毕竟一本厚重的纸质书,比网络上面一个“在线阅读”的按钮有质感很多。
纸质书的真正价值
纸质书真的只能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了吗?非也。
纸质书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拥有用户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专业人士——动画短片《神圣机器》的设计者和创作者乔西·马利斯强调,纸质书拥有科技无法比拟的一些重要优势:“永远不会没电,不慎掉落到地上也没关系,不用调节屏幕亮度,总是具有高分辨率,借给别人也完全没问题。”
其实马利斯的观点正好切中了纸质书的真正价值:提供实物的质感、丰富人与内容的互动、承载人类的情感。
书不仅仅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工具,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选择什么样的书不仅体现了一个人在漫长岁月里凝结的情趣与品位,同时也在塑造一个人生活与记忆。当书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人与书的关系就不仅是单向的汲取而变成了双向的互动。
我们可以想象,在昏沉的午后,我们慵懒地打开一本书,细碎的阳光照在书页上,每一个颗粒似乎都在呼吸,吐纳出油墨的芬芳。此刻阅读无关生存与命运,只是单纯的因为精彩的情节和优美的字句。此刻书不再是工具,而是我们在时光里的刻度,在这个时候永远是一本看得见的书更有温度。
当然,虽然纸质书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是也必须不断创新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如何与读者更好地互动?
在创新互动方式上,出版社各有高招。
“阅读在今天已不仅限于‘读’,还可以触摸、可以观看,我们正在致力于创造能够互动的书本。”《神圣机器》的设计者和创作者乔西·马利斯指出。
▲《忒修斯之船》实拍图(中信出版社供图)▲《忒修斯之船》实拍图(中信出版社供图)
《忒修斯之船》作为一本“书中书”,每一页上面都有模拟手写的笔记,并附上和书中剧情相关的23个插页。但作为代价的是,准备时长长达两年,一本书的制作周期长达50天,重印就多达几十次。
参考文化应邀参观了中信出版社印刷《忒修斯之船》的过程,其过程十分繁复,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技术难度无以复加。在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少出版商能像上述的各位这样用匠心做书、不畏难地为纸质书实现一次逆风翻盘呢?恐怕少之又少。
不管如何,纸质书还是有市场的,但是不再是唯一甚至不再是优先的阅读选择。纸质书会向更小众的方向发展。更精致、多样化是未来纸质书的发展方向。
今后,看纸质书更多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有仪式感的阅读方式。读者更加个人化的阅读场景、更加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会创造更多细分的市场,更好地满足读者在这些方面的需求,才是纸质书出版的未来之路。当然这对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面对时代的变化,这或许也是留给出版社唯一的出路。